深化综合改革 服务特殊需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简称“服务国家特需”)首批试点单位、全国“服务国家特需”试点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科技学院自2011年以来,紧贴行业(企业)的特殊需求,按照“走新路、立规范、建机制、保质量、促发展”的改革思路,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论文评价、师资队伍、专业实践、奖助体系、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实践,并着力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训练,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应用研究课题,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目前,学校探索形成了“2461”(双主体、四结合、六共同、全过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衔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石油行业和安全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特色鲜明、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创新培养机制,形成了“246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2”——坚持学校企业“双主体”。抓住三大石油公司与重庆市政府部门共建重庆科技学院的良好机遇,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作为培养主体,在导师配备、资金支持、科研项目以及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等方面全程参与。“4”——体现教学研用“四结合”。一是坚持以项目为纽带,实现“科教结合”。研究生已基本实现进校即进课题的目标。二是以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实现“工学结合”。三是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并重,实现“学做结合”。学校大力支持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按每个项目1万元的标准予以资助。四是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统筹协调,实现“内外结合”。“6”——实施校企协作“六共同”。一是校企共同组织招生。从命题、复试、面试到录取等各个环节,均有企业专家参与。二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每个领域均有不少于3名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三是共同组建导师队伍。四是共同实施教学。五是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六是共同制定管理制度。“1”——全程贯穿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全程贯穿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从入学开始抓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将入学专业教育的道德教育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加强对研究生职业情感和责任感教育。二是紧密结合学校行业背景开展行业文化专题教育,定期邀请企业职业道德先进模范来校开展专题讲座。

    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并重,校企共同编制完善培养方案

    一是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四个全过程”和“三个紧密衔接”。“四个全过程”,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全过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全过程、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三个紧密衔接”,即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本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衔接、工程硕士与本科卓越工程师或工程博士的上下紧密衔接。二是校企共同构建了突出案例教学和工程实践的课程体系以及突出职业胜任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程实践体系。三是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与完成完整的工程实践项目作为必要条件纳入培养方案。积极引导研究生基于项目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四是规定研究生三年在学期间累计工程实践锻炼不少于1.5年,使研究生得以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实施混合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是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交叉进行,将研究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训练集中融入教学过程,提升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实施“双及格”考核方式,强化学习过程监控,即研究生平时成绩、课程结业考核同时合格,方能通过考核。三是强化课程建设,深入推进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构建形成了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内外交互、多层次递进的“平台+模块+必修环节”课程体系,已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讲义26部,建成校级优质课程10门、市级优质课程4门。四是推进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改革,建成工程案例资源网络平台1个,案例教学实验室68个,工程案例库4套,共20个综合设计案例、160个生产方案调整技术案例、17门案例教学课程。

    构建“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行业企业专家上讲台计划和企业导师定期开设学术讲座制度。让研究生及时了解企业生产一线和行业学术发展状况。二是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以工作站为载体,形成校企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生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校外专业实践,开展工程实践项目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位论文,确保论文的工程实践性。目前已与大型企业建成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8个,共计进站480余人次。三是制定校内外导师选聘与考核办法,明晰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责、权、利关系,形成校内外导师待遇对等、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同等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导师实行动态上岗制度,即导师资格的获得,要以导师在研项目及经费、上一年度考核结果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为依据。重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重点加强校外导师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绩效的考核和工作津贴的兑现。目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7.7%,博士学位占24%,45岁以下占70%,具有海外经历的占30%。专业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53.1%。

    工程实践与专业学位论文相结合,学位论文形式多样化和标准规范化

    一是要求学位论文必须来源于工程实践,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二是明确学位论文可以分成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应用研究类占82.1%,产品研发类占4.8%,工程设计类占7.1%,调研报告类占3.6%,工程/项目管理类占2.4%。三是根据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特点,完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四是坚持学位论文全部由高校和企业3位专家盲审、答辩委员会中企业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以及导师回避制度,把好最后一道关。

    学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自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以来,学校科研经费连续5年保持亿元以上,支持“神舟”“嫦娥”等国家重大工程,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成果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高层次科研成果、高级别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先后获得2017年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成果二等奖。学校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学位办“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中期考核和预验收,于2016年12月通过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大项目结题,研究生新生连续5年全部报到,已毕业研究生连年实现全部就业、专业全部对口。研究生先后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5项,主持参与企业实际项目4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54个,发表研究论文268篇,其中第一、第二作者196篇。2013级研究生刘洪伟发明的“3D打印抛光技术”,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发明梦工场》栏目现场,以200万元实现了技术转让,该生目前已注册两个公司,带领5名同学共同创业。在2015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以2014级研究生孟明辉为代表的参赛团队,获得了该项竞赛开赛以来的首个特等奖。以2015级研究生任君坪为代表的参赛团队,在2015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石油科技创新论坛中获得仅有的特等奖。